星期三, 12月 17, 2008

前導黑毛落網 烏魚群不遠了

梧棲漁港漁船連日來,捕獲不少烏魚,野生烏魚每公斤約300元,烏魚子每公斤約千元,烏魚腱、烏魚膘每台斤也要6、700元,統稱「烏魚三寶」,民間稱為「烏金」。
記者苗君平╱攝影

梧棲漁港的不少漁船,連日來在北部海域捕到不少烏魚,還有烏魚汛期的前導魚─「黑毛」,研判烏魚群今年可能提前到來,準備大顯身手,前往圍捕。

漁民莊富雄等人表示,以往烏汛期都是在冬至前後10天左右,近年來地球暖化,汛期不定,加上大陸漁民濫捕,數量大為減少,本省漁民只能不斷往北捕,希望搶得先機。

他表示,雖然本月初有漁民曾捕獲數十條烏魚,但體積瘦小,應該是徘徊在港內的「港口烏」,正港野生烏應該還沒有洄游到台灣沿海,但最近傳來捷報,有梧棲漁港的漁船,在桃園、新竹等地外海有所斬獲。

他說,這次還連帶捕獲「黑毛」,根據漁民經驗,「黑毛」是烏魚的先頭魚,只要捉到「黑毛」,烏魚群就不遠了,果然最近每天都捕獲百餘尾烏魚,雖然數量還不是很多,但可說是今年的好兆頭。

他表示,野生烏魚每公斤不分公母約300元,烏魚子每公斤約千元,烏魚腱、烏魚膘每台斤也要6、700元,被稱為「烏魚三寶」,是民間所認為的「烏金」。

他又表示,烏魚三寶被取走後,俗稱「烏魚殼」,雖然每台斤只有7 、80元,但肉質鮮美,無論煮湯或清蒸都很美味,是消費者不錯的選擇。

【2008/11/24 聯合報】

鳳梨醬金翠筍 南投鳳山寺開賣

紅土高原觀光產業文化協會將鳳梨加入麥芽糖,熬煮十多小時,製成鳳梨醬,可當點心或配稀飯。
記者張家樂╱攝影
近百名南投市八卦山上的農民,最近組成「紅土高原觀光產業文化協會」,利用山上生產的鳳梨和麻竹筍,以傳統的手法,製成鳳梨醬、金翠筍,周休二日在鳳山寺前出售,鳳梨醬和金翠筍都是每罐150元,聯合報讀者帶報紙前往,打八折優待。
民眾若在平常日想上山洽購,可先電話預約,張永興:0937-260208 ,許化誠:0931-291285。
鳳梨醬吃起來有鳳梨的香甜,很像鳳梨酥的餡,當點心或配稀飯都很適合,也可用來夾土司。成塊的金翠筍,外觀很像切塊的鮑魚,冰過後食用,甘醇中夾帶筍香。
紅土高原觀光產業文化協會理事許化誠說,鳳梨醬要先把鳳梨切成片,放進鍋中,加入麥芽糖,以小火熬煮12小時,熬成鳳梨醬。
協會另一名理事張永興說,金翠筍是取麻竹筍的筍肉切成塊狀,在大桶裡泡1天1夜,瀝去苦水,再放進大鍋裡煮1小時,倒去苦水後放涼,這時的筍塊吃起來,筍香帶著甘甜。將味噌、黑豆和冰糖置入鍋中煮開,把筍塊泡入湯中即成。
張永興說,製作過程看似容易,但從切筍開到金翠筍製作完成,約需30小時。
【2008/11/21 聯合報】

 

都市農夫》租地種菜 牛車輪讓你圓夢
牛車輪食養休閒農場提供800坪土地,租給民眾體驗農耕之樂,吸引許多人下田。
記者黃寅╱攝影

想種田嗎?台中縣龍井鄉「牛車輪食養休閒農場」提供了800坪、160個單位的農地,供民眾租用耕作,親手種的蔬菜可以帶回家,也可就近交給農場廚房烹飪,還有多樣的農村美食可品嘗,體驗都市農夫的優閒。

軍旅退役的王昭煌,一到傍晚就戴著斗笠、荷著鋤頭出現在田地上,他說,退休後就想擁有一方自己的土地,體驗耕讀之樂,沒想到家附近的遊園南路上就有,他馬上就訂了1個單位,實現夢想。

和他租用農地相鄰的張先生說,雙腳踏在泥土的感覺特別實在,因此他下班回家前都會下田種菜,上班前也會去看一下,生活與以往不同,也是另種紓壓。

農場主任張素珠說,丈夫最近就要從公職退休,兩人一直有開農場的想法,恰好友人願意提供大片閒置土地,讓他們終於能夠一圓夢想。

她說,為了種出好菜,他們堅持有機栽培,特別打井取用大肚山優質的地下水,及提供馬糞做肥料,每單位5坪大的土地,每個月酌收200多元租金,幾乎等於服務性質,未來還設有視訊系統,讓民眾看到菜生長的情形。

除此,她也提供拿手菜讓來客享用,包括以醃了30年老菜脯和放山雞烹煮的老菜脯雞、紅酒燉牛肉、客家小炒等,茶油麵線所用的茶油,更是她大伯在南投種植50年以上的老茶樹仔所製。

牛車輪食養農場位在龍井鄉遊園南路302號,電話0936806980,周一至周五僅晚上營業,周六、日全天營業。

持聯合報剪報前往用餐,可獲贈茶油麵線、青菜或炒飯1份。

【2008/11/21 聯合報】

星期五, 12月 12, 2008

花鼓節、新瓦屋 催生客家園區

主持人:周恆和(聯合報副總編輯)
與談人:鄭永金(新竹縣縣長)、曾煥鵬(新竹縣文化局長) 、盧維屏(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籌備處主任)、范佐銘(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籌備處副主任)、陳 板(第三工作室負責人) 、羅烈師(交大客家學院助理教授) 、林永楨(中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記錄:王慧瑛、李奕昕
攝影:王慧瑛
 

 
 
「新瓦屋聚落」是全台第一處客家文化保存區,周圍高樓林立,對照城市的演進。
攝影:王慧瑛
【議題一】
新瓦屋是六家地區的聚落,如今高鐵站區帶來的都市景觀衝擊更大,在「新」與「舊」中,如何變,如何不變?產官學如何攜手打造美麗的客家新聚落,規畫成全國性的客家文化園區,帶動六家地區發展?
(與談人╱鄭永金、盧維屏、陳板、羅烈師)
 
六家地區 勾勒新願景
周恆和:歡迎這麼多的貴賓參加今天論壇,新竹縣剛辦完叫好又叫做的國際花鼓節,竹縣花鼓節已列入文建會福爾摩沙藝術系列活動,也被客委會列為十二大節慶,這是一大肯定。過去四屆每兩年辦一次,從明年開始會經常性舉辦,代表活動成功,可喜可賀。
新瓦屋劃入高鐵特定區後,附近景觀開始改變,高樓林立,在新竹縣政府與客委員會極力搶救下,新瓦屋聚落成為全國第一處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瓦屋聚落正面臨「變」與「不變」。今天論壇邀請產官學界一起討論,如何把這塊精華區保留,同時發展成國際的客家文化園區,並帶動六家地區繁榮,先請縣長來為大家報告新瓦屋未來的藍圖。
客家鐵三角 凝聚傳統
鄭永金:新竹縣是全國客家鄉親聚集比例最高的客家大縣,客家人口占百分之八十六,擁有豐富的客家人文特色,為傳承新竹客家聚落文化與傳統花鼓藝術,新竹縣自兩千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喚起各界對文化的重視,讓本縣的傳統花鼓藝術與國際舞台接軌。
客家政策一直是我施政重點目標之一,以教育、文化、觀光休閒結合在地生活發展為主軸,逐步建構「科技、文化、大學城」的願景。
近幾年在客委會支持下,讓這個延續61年的花鼓隊,回到當年的發源地「新瓦屋聚落」,結合縣定古蹟問禮堂和交大客家文化學院,及新埔鎮全球客家信仰中心的新埔鎮義民廟,形成研究傳統客家文化的「鐵三角」。
高鐵通車不只是交通革命,也是一場空間革命,讓城市脈絡重新整合。高鐵站區約有三百公頃左右,新瓦屋聚落約有三公頃,三百公頃與三公頃形成對比,三百公頃裡全是最現代化建設,高鐵站帶動整個區塊繁榮,我們希望傳統在這個區塊裡能夠屹立不搖。
新竹縣客家聚落保存完整,希望學術界能多支持,讓新竹縣成為世界客家文化研究重鎮,客家的傳承就在我們新竹縣。
四知堂 老屋裝載希望
陳板:花鼓節活動圓滿落幕是大家努力的成果,對新瓦屋聚落規畫成全國性的客家文化園區是個契機。新瓦屋的文化保存區,已經成為中華民國都市計畫領域裡,開創性的一個方案,它是台灣都市計畫法的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它影響的範圍未來會持續擴散,新瓦屋開了先鋒。
新瓦屋的空間結構,它突破過去文建會的文化資產法所規範的古蹟或歷史建築的層次,這樣的保存方式,贏得很多學者專家讚賞,因為它保存了文化,而非古蹟硬體建築的本身,我們身為民間的文化工作者覺得很驕傲。
這樣的空間做為示範的點是不錯的,但作為完整的文化園區,空間的面積、多樣性遠遠不夠,我們期待透過這樣的論壇,大家一起動動腦筋。
很多文化工作者,包含產業的、生態的工作者,都期待這裡能規畫成全國性的客家文化園區。高鐵車站的正前方有個老房子叫「四知堂」,那是楊家的房子,環境保存得非常好,那個空間很受到矚目,每個空間都充滿希望和可能性,希望能找出可行的方向,我先拋出這個話題。
客家講堂 知識正發酵
羅烈師:新瓦屋聚落的個案這是一個很好玩的現象,假想自己是美國人,透過新聞知道,有個兩百多年的聚落,因為高鐵來了,讓這個聚落的人全部離開了,但是房子被保留,我形容這個故事是「後現代的拼貼」,這是新瓦屋正在上演的事情。
我在大學工作,從學術來看這件事,我在新瓦屋辦一個小規模的社團組織叫「客家講堂」,因為這些課程,開始很多人來新瓦屋,他們成為新瓦屋的新住民,新瓦屋的文化會在這些新住民互動下形成。
我們也騰出空間讓文史工作者參加,下個階段是希望學生也能加入,不斷地擴大參與層面,讓更多人來新瓦屋活動。客家講堂盼能掌握客家核心價值,用客家話上課,使這裡成為客家知識和研究的推廣中心。
如果客家講座開的課程,能吸引桃竹苗地區文化工作者們,變成客家文化研究發展的地方,與公部門合作開課,使得這裡成為在地的知識中心,這種在地化就是全球競爭的來源。
新舊連結 與國際接軌
盧維屏:這裡從一片荒煙漫草,整理出現在的樣貌,歷史在一連串的偶然中發生,我們在新瓦屋的確看到了一些成就。高鐵特區摧毀了農田、地景,摧毀很多人的生活,而重新起來之後,的確需要若干連結。
新瓦屋聚落保存,挑戰台灣許多習以為常的印象。我坦白講,我不喜歡文資法,那是種防衛性的,是怕有人要摧毀,新瓦屋不一定要用防衛性觀點來看待。
去掉防衛性,就有新的機會加入,這是新瓦屋一路走來,想要挑戰的新模式。再來談保存下來後的文化創造和傳承能力,這裡過去是客家人的生活場所,很多人看客家的場所需要刻意安排,很難從生活中去接觸,其實客家人的文化就藏在生活中,我們留下這個空間,就是希望若干的生活情景發生,很多東西是自然發生的,不是演給你看的。
新瓦屋畢竟是個空間,其實最有趣的是人,不是空間,這個空間應該有說故事的,和創造故事的能耐,這是一場耐力比賽,我們今天只看到現在而已,未來還有卅年、五十年,一下子把它拉高到全國的客家文化園區,可能跳太快了,應該是經營當下,讓它深化,而不是鬆鬆散散的膨脹,如此才是和國際接軌最大的機會。
【2008/11/17 聯合報】

 

深耕傳承 社區參與
林永楨:客委會、文化局對新瓦屋聚落的保存,值得肯定,這幾年我一直思考,要走業餘還是專業路線?但很多成員年齡也大,走專業有發展難度,花鼓傳承一直以來就沒有族譜,都用口述,靠老一輩傳承來研習,找不到真正能代表客家花鼓的師資,目前為止還在摸索尋找,服裝部分有很大困難,我們不斷考究民國光復時的服裝,但還是有距離,另外道具、大鼓等經費也一直沒著落。
客委會以文化傳承來發展新瓦屋,但社區的參與有多少?有沒有考慮到在地民眾?現在跟社區有斷層,值得深思,其實不只客家文化,在地文化也要正視,我一直跟社區強調,我們能力、知識不足,要更加努力,不然會被邊緣化。
【2008/11/17 聯合報】

 

鼓聲萬里 百花齊放
曾煥鵬:民國36年成立客家花鼓隊,現在苗栗的假面藝術節、宜蘭童玩節都停了,花鼓節則好像越來越有希望。無論什麼名稱,花鼓要回歸到生活方式,我自己有機會自2002年第2屆開始參與,它跟第1屆很像、到了第3屆還是很像,因經費有限,但整體而言只是表演藝術,還要肩負跨年晚會活動,但到了2006年第4屆開始逐漸質變,回到原先的土地,今年國家元首也來蒞臨開幕式,大家很鼓舞。
從早期農閒,平安節的敬天酬神概念,接著從大陸來台到新居住地,然後高鐵進來後,新瓦屋成為每個人的新瓦屋,是否可變成現代住民,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
民國36年林家長輩用花鼓呈現,到現在你怎麼去表達對歲末年終情感?如果這樣切入,我並不擔心,它就是回到常民文化,可百花齊放,國外團隊進來時,自然有它的呈現方式。
今天花鼓節只是火車頭,後面有一串的客家文化表達情感,國際花鼓藝術節就是一個平台,當我們在這裡越快樂、生活越順暢,這給我最大的感動。
今年天時、地利、人和,時間回到10月25日,地點回到原先基地,有歷史的拉力,讓大家回頭仔細想,其實我看的不只文化活動,我希望看城市發展,所有產業場景會變化,本來這裡是一個穀倉,現在要用什麼方式承載?花鼓節前後9年,居民可想一想我可以做什麼事,然後去分享,用鼓聲振奮人心。
【2008/11/17 聯合報】

 

身體藝術 讓人看懂
羅烈師:我認為花鼓是新瓦屋特殊文化融合的結果,現在客家村落中幾乎只有這裡看得到,它曾沉寂一陣子,目前恢復成功了,但後續如何傳承是當務之急,如何進入下一階段轉變?是否有更新的爆發力?文化是從泥土和人的血脈長出來的,如何讓新住民結合被恢復的花鼓身體藝術,我感覺是很大的關鍵,否則只是博物館式的恢復,現在要做常民藝術的恢復,提高附近居民參與,把各路英雄好漢吸納進來。
其實說穿了很簡單,牛肉在哪裡?如果想變成國際花鼓節,要深思別人怎麼看花鼓,這個我們好像不太懂,要去瞭解外國人怎麼看花鼓,想辦法讓花鼓產生質變。就我來看有一個限制,不是潑冷水,在交大客家學院開工時,當天花鼓也來表演,進場然後結束,就觀眾而言或許更期盼故事性、情節性,目前形式不易展現,但作為一個表演,情節性也許是突破點,也許有人說鬼太鼓也沒有故事,但它是極致身體藝術,甚至是魔鬼式的苦行僧訓練,那是它的牛肉,跟花鼓的常民路線不同,我認為需要更多人才進駐,讓觀眾感受其中趣味。
【2008/11/17 聯合報】

 

花鼓隊 六家的驕傲
【議題二】
新瓦屋花鼓隊在光復後成立,迄今過了一甲子,究竟留給後代、當地民眾什麼資產?放在今日檢視,歷史意涵為何?花鼓是客家人早期節慶喜樂活動中重要的表演,新瓦屋花鼓隊更有文化的意涵,在傳承上有何瓶頸?又要如何與新住民融合,激起火花? (與談人╱曾煥鵬、范佐銘、陳板、林永楨、羅烈師)
 

 
 
陳板:感謝花鼓隊,花鼓隊使我在這裡得到無限的照顧,我們有機會學到六家農村的文化,花鼓隊是啟動地方再造中,很重要的民間力量。我在田野蒐集工作中探訪各地藝陣,回頭才發現自己家鄉也有,18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花鼓隊表演,回想還歷歷在目。
每一個花鼓隊成員都是六家的寶,並不是跳舞、當小丑讓台下高興而已,每個人的生活故事都令人動容,感謝縣府把花鼓當成地方代表性標的。
新瓦屋是常民身體文化,不是學院,也不是經嚴格身體訓練才能呈現,某種程度而言是速成、人人可參與,很像原住民的歌舞,任何人聽到鼓聲就可加入行列,過去大家認為客家沒有舞只有歌,其實它有很獨特的身體文化。
如果要談未來發展,我認為要進一步向原住民歌舞學習,不只是表演給人看,應內化為成年禮,做為新竹縣居民的新生訓練,像六家國小、東海國小都有小花鼓的培訓。
【2008/11/17 聯合報】 

 

改良推廣 感動接觸
范佐銘:我不擔心傳承問題,比如近年一直很積極推動種子小朋友的參與,我提出一個思考,不要用傳承或表演來談,改用分享概念,就是新住民如何融合,接觸後會感動。
好比剛才林理事長提到,在客家文化保留區沒有著力感,其實客家文化保存區是一個平台,花鼓隊是否有機會向外接觸,對象包括遊客或在地人,促成社區使用,讓舊有林家和新住民有接觸機會。
活動可安排新住民來看練習,我跟你來分享,促成另一個可能性,在服裝、道具、鼓點、舞步等改良同時,要分享出去。
新竹縣之前每兩年辦一次,明年開始可能每年一次,已列入客委會十二大節慶,它挑戰難度會比竹東山歌比賽、義民節活動高,希望不只中興社區,其他社區也共同參與花鼓節,找到另外的生命契機。
【2008/11/17 聯合報】

 

 

星期三, 12月 03, 2008

稻米品種》台灣稻種 破拉美糧荒預言

【聯合報╱本報記者程嘉文】

根據民國96年的統計,台灣地區的稻米栽培總面積是26萬公頃,這比起民國75年的53.7萬公頃,足足少了一半以上。不過由於休耕的多是生產力較差的土地,因此產量是從249萬噸降到136萬噸,降幅不到50%。

日本天皇是稻米專家,他在皇宮內自己種田。 法新社
早年先民從大陸渡海來台,帶來華南地區的稻種,都屬於秈稻。日本人據台後,由於吃不慣較硬的秈米,開始引進日本本地的米。1921年起,總督府農事試驗所與台北帝大的稻米專家磯永吉、鈴田嚴等人,利用陽明山竹子湖地勢較高、氣候類似日本九州的特性,引入日本的「中村」品種種植。

1926年4月23日,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將這種米命名為「蓬萊米」,而原本來自大陸的稻種則被稱為「在來米」:「在來」是日語「原先既有」之意。

此後蓬萊米的栽種面積逐步擴大:一方面是殖民政府以半強制方式要求農民轉作;另方面蓬萊米可以回銷日本,價格優於日本人不吃的在來米。

其中一九三六年選育的「台中六十五號」蓬萊米,由於產量與氣候適應性良好,成為早年最重要的稻種。

台灣光復之後,鑑於蓬萊米的高經濟性,政府鼓勵農民轉作,同時也對傳統的秈稻進行改良。1949年,台中農改場的余慶東、林克明等人選育出全球第一個雜交育成的半矮性品種「台中在來一號」,具有稻株較短小、不易倒伏、耐肥性佳等特性。

1961年,農復會技正張德慈到位於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任職,首先將「台中在來一號」引進印度種植,立刻使得當地的水稻產量突飛猛進。隨後他又以東南亞水稻品種與台灣在來種雜交,培養出更成功的IR-8品種,在東南亞與拉丁美洲國家,創下產量是原先三倍的紀錄!

新品種水稻不但解決了1960年代後期當地的糧荒,也消弭了當時學界預測1972至1973年間會發生的世界糧食危機。

因此60年代的「綠色革命」,其實中華民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至今IRRI的國際稻米基因庫當中,仍有七成稻種含有台中在來一號的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