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15, 2008

白冷圳文化史 找年輕人來說

中國時報 2008.02.16 
林淳華╱新社報導

 ▲農委會種苗場內有一座日治時代的神社,旁邊種植日本人當作避邪的竹柏。(林淳華攝)

     白冷圳促進會推動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學者們建議,要找年輕人加入,說出白冷圳好聽的故事,找出地方的奮鬥史;立碑、解說牌不要有剝奪主義,要有多元的文化觀,靜下心來挖掘深層文化。

     白冷圳促進會打算向文建會申請133萬元的經費,準備將白冷圳文化資產進行登錄,探索新社13處河階,種苗場文化資源調查,尋找無形的文化資產;將新社文化景觀和產業相結合,規畫成為慢活居住點。

     文建會文資總處副主任施國隆說,對於新社印象是塞車、吃香菇、看花海,這裡的景觀確實足以吸引中部,甚至南部人來參觀。

     亞洲大學資訊設計學系副教授顏名宏說,白冷圳最吸引他的是舊的管理倉庫,牆壁上有當年工程人員的日本名字、日本住址,如果保留下來,可以讓工程師的第2代、第3代來台灣尋找祖先的名字。

     舊的管理倉庫 最吸引人

     顏名宏說,白冷圳距離社區營造仍很遙遠,年輕人沒有加入,這裡不是要找雕樑畫棟,而是「我們的奮鬥」,當年的遺址、遺跡,才是這裡的文化資產。

     雲林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林崇熙說,文化資產保存要落實居民參與,不要在景觀工程打轉;他高興這裡沒有經濟壓力,文化資產保存可以靜下心,放入多元觀點,挖掘深層、廣度的內容。

     林崇熙指出,種苗場不要有被社區算計的心情,農業技術人員在文化資產上,仍有舉足輕重的角色,要告訴自己很棒,掩蓋的光芒重新出現。

     昨日現場會勘時,在種苗場的檸檬桉樹下發現黑冠麻鷺,讓文化人士驚艷不已,還看到胭脂樹,是原住民作為胭脂、抹臉的材料。日治時代神社改為光復紀念碑,但周邊仍保存竹柏,這是日本人用來驅邪的植物。

     文化人士對於種苗場的日本宿舍非常感興趣,作家吳若權曾經住過其中一間宿舍,外型保存良好,每間宿舍都有員工居住,他們都已80、90歲高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