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27, 2008

體驗「牽豬哥」 觀眾喊加油

  • 2008-07-27 中國時報 【莊哲權╱新港報導】

 搞錯方向▲新港頂菜園昨天為遊學台灣的成員舉辦古早味的「牽豬哥」活動,不過這隻豬哥似乎騎錯了方向。(莊哲權攝)

     看過40年代的「牽豬哥」嗎?新港頂菜園發展協會,廿六日舉行1場古早味的牽豬哥活動,由參加「遊學台灣」的成員們打扮成迎親隊伍,將豬八戒送入洞房,不過或許是天熱,或觀眾太多,豬哥一度怯場,沒有限制級演出。

     參加青輔會「遊學台灣」的成員,昨天在新港頂菜園體驗40年代台灣農村的牽豬哥,青年學子們打扮成迎親隊伍,有人吹著嗩吶,有人扛著喜餅,在「內山姑娘要出嫁」的音樂中,把豬哥送入洞房。

     在豬舍裡,已經有3隻正發情的母豬供豬哥「臨幸」,學員們包括大人、小孩,都擠在豬舍外,睜大眼睛,等待豬兄、豬嫂激情演出。

     但是在眾目睽睽下,加上天氣又熱,第1隻豬哥任憑飼主及母豬的調情,都提不起「性」趣,觀眾高喊加油,牠老兄仍是不為所動,最後還索性躺在地上休息。

     飼主只好調來另1隻較年輕的豬哥,2號豬哥到場後,盯著母豬屁股亂嗅,可能是經驗不足,有時騎上去又跌下來,有時還騎錯方位,不過最後還是不負眾望,現場嘿咻起來。

     頂菜園理事長陳明惠表示,牽豬哥是台灣早年的豬隻配種活動,現在改用人工授精後已經幾乎看不到,這次的遊學台灣古笨港文化營,安排成員體驗,頗具新鮮感及教育意義。

星期六, 7月 26, 2008

台中縣 令人垂涎糕餅故鄉

寶泉食品推出露之果及小月餅禮盒。
蔣佳璘╱攝影

兩岸直航將帶動台中縣各產業商機發展,尤其台中清泉崗也是直航機場之一,往來兩岸的台商及陸客來台回程都會採購糕餅來當伴手禮。台中縣是台灣糕餅產業重鎮,素有「糕餅故鄉」的美譽,境內糕餅業者大部份在人口密集的三大都會區,以縣府所在地的豐原市中正路、神岡、社口稱得上是糕餅業的一級戰區,其次是以海線為主的大甲、清水、梧棲及沙鹿地區,最後是大屯地區的太平、大里、烏日及霧峰等地。

台中縣糕餅商業公會理事長何錦拓表示,糕餅業在台中縣的發展,一向不斷創新且引領流行,從早期的名產綠豆椪、鳳梨酥、太陽餅、老婆餅、香妃酥、鹹蛋糕、小月餅、芋頭酥,到近期的牛軋糖、雪莓娘都創造出新產品、新的業績,縣內的糕餅名店及百年老店林立,即便不是中縣所研發的產品,一來到中縣也都能大放異彩屢創佳績。台中縣糕餅公會會員數超過300多家,平時除配合政府單位做政令宣導外,在社會公益及提升糕餅產業形象上一直不遺餘力,更與交通旅遊局配合觀光休閒活動,促銷糕餅與農政單位發展「一鄉一特產」,開發更多的糕餅名產共創商機。

台中縣的糕餅業分佈以山線的豐原、神岡及東勢,最早創始者要以雪花齋呂水先生的雪花餅,演變到後來各家的台式綠豆椪,其他包括寶泉小月餅、鳳梨酥及蛋黃酥等各具特色,更是奠定糕餅故鄉的美名。海線的糕餅最早應起源於大甲地區媽祖廟周圍,每年舉辦大甲鎮瀾宮八天七夜遶境活動,延伸發展出來的奶油酥餅、芋頭酥等地方名產,其中的奶油酥餅與鎮瀾宮、大甲帽席並稱大甲三寶。屯區的工商產業發達且人口眾多,區內的糕餅業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不同於其他地區,屯區的糕餅總是令人親切萬分,有一甜一鹹的公婆餅、甜蜜蜜的老婆餅、穠纖合度的鳳梨酥,添丁生男的新丁龜,丹梅的福之音素月餅,光聽名字就讓人垂涎,每一家的糕餅都有它獨家的品牌故事,對喜歡嘗鮮的消費者,走一趟屯區相信會有畢生難忘的經歷。

由於糕餅業者不斷研發創新並開發新產品,以迎合時代演進的潮流需求,在風味、外觀上求新求變、注重養生健康,相繼開發出較低熱量、較低糖、較低脂肪的產品,來滿足愛健康又挑嘴的頂級老饕。近年來,原物料不斷上漲且消費者的飲食習慣改變,業者以現代化機械設備取代傳統糕餅製做方式,藉由自動化機器控制糕餅製做,同時可減少人工成本及加強環境的衛生,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及消費新選擇。


【2008/07/20 經濟日報】

富比世:台灣改變速度全球第3

美國權威財經雜誌「富比世」公布全球十大改變最快速的國家,波士尼亞以滿分100分排第一,台灣和中國大陸以84和76分,分居3、4名。在新興國家中,台灣改變速度稱第一。

在全球化風潮下,國際知名品牌如何把主力產品打進外國市場是成敗關鍵,而這些市場的需求和品味正在急速轉變,到底全球那些市場改變速度最快,成為熱門話題。美國華盛頓「社會科技顧問公司」制訂「改變速度」指數,以測量各國市場過去10至15年和現階段相比的改變速度。

社會科技公司分析師卡德指出,「改變指數」所量度的是生活的重大改變,而非反映富有國家人民生活上的小小改善,例如只是把一般手機升級為智能手機就不列入考慮,所要反映的是由搭乘巴士橫越金夏沙到擁有廉價汽車的重大改變。

美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者葛誠克隆在40年前提出,越落後的國家,發展速度或工業成長速度會越快。中國大陸經濟近年飛躍成長,在改變排行搒上排第4,足以印證這項著名的假設。

改變指數怎麼評

改變指數測量的評分項目包括都市化、識字率、公民自由、平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及電話、電視、網路的普及率。各相關數據都來自權威機構,如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世界資源研究所等。每個項目變化越大,指數越高。

十大改變最快國家

「富比世」公布十大改變最快速國家,全球排名前十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波士尼亞(100分)、阿爾巴尼亞(86分)、台灣(84分)、中國大陸(76分)、維得角(75分)、莫三比克(73分)、蒲隆地(71分)、愛沙尼亞(70分)、幾內亞比索(70分)、智利(65分)。

【2008/07/22 聯合晚報】

星期四, 7月 24, 2008

拜水流公媽 人人捧顆頭

有誠則靈雲林縣西螺社口水德堂供奉的神祇,是兩顆水流屍(浮屍)的頭骨。信徒以麻布包裹頭顱後,在布上畫上人面,奉為神明,並以水流公、水流媽稱呼。
記者王志弘╱攝影
 
有誠則靈水德堂不僅供奉頭顱,連金紙也綁成頭顱狀,信徒拿著金紙朝拜時,有如捧著人頭來見,相當特殊。
記者王志弘╱攝影

實在「珍奇廟」!雲林縣西螺社口水德堂,供奉俗稱水流公、水流媽的神祇,竟是兩顆水流屍(浮屍)的頭骨,百餘年來信徒虔誠祭拜,還替公婆修容畫面,連祭拜用的金紙也疊成頭顱狀,令人大呼無奇不有。

水德堂七十三歲的主委李當淵說,相傳一百多年前,西螺舊大排漂來兩顆頭顱,雙雙卡在水道轉彎處,當時的先民認為很不吉利,趕緊拿起竹竿想把兩顆頭顱撥開,但無論怎麼撥,兩顆頭顱總是又漂回原處,甚至在水面上繞圈圈,似乎想表達什麼,見者無不驚奇,於是將頭顱撈起。

廟方指出,當時曾經有撿骨師鑑定漂來的頭顱,判斷是一男一女,當時擔心鄉親見到頭顱會恐慌,於是以麻布包覆並搭起棚架,以免頭顱遭受日曬雨淋。有民眾無意間經過祭拜祈求,身上病痛竟不藥而癒,神蹟傳開後,地方趕緊建廟供奉,並將兩具頭顱尊稱為「水流公、水流媽」。

水流公、水流媽香火曾盛極一時。而信徒前往祭拜時,大都將金紙堆疊成圓球狀,有如捧著一顆人頭來見,更是罕見。五十五歲的雜貨店老闆廖燈煌說,他小時候光是九九重陽節在廟前賣香燭,一天就可進帳五、六千元,在當時十分可觀。

他指出,像這種「陰廟」,求財、尋人、問病痛、問事業特別靈驗,在全民瘋大家樂的時代,常有風月場所的女子前來拜拜,祈求中上一筆獎金後就此從良。賭徒更是摩肩接踵,水德堂前的野台戲、電子琴花車、康樂隊天天在拚場,猶如不夜城。

當地民眾對水流公媽更是深信不疑,吩咐小朋友不可去廟裡玩筊杯、摘廟旁的樹葉、大聲嬉鬧,若有冒犯,隔天肯定肚子痛。李當淵表示,這是代代相傳的禁忌,鄉親們都深信不疑。

連水利會四十多年前要收回廟地時,負責索討土地業務的課長還接連好幾天不舒服,趕緊到廟裡上香,表示願無條件出借土地。廖燈煌指出,水德堂附近是西螺鎮內最早設有路燈的農路,受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

【2008/07/23 聯合報】

星期日, 7月 20, 2008

從山田燒墾談高山農業

自由時報20080429 ■ 郭華仁

上週四立法院經委會決議停止執行「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並且指責限制高山農業是扼殺原住民生計的劊子手。筆者有幸受邀草擬「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與「農業基本法」,對於原住民族如何永續經營都經研究訂立條文,因此對於立法院的說詞與議決,有責任提出己見。

高山環境敏感不適大量開發,已是基本常識。原住民族在山區生活至少數千年,發展出相當智慧的經營模式來與環境共存。漢人過去認為原住民以山田燒墾來務農會破壞水土,但是國外的科學研究在在證明山田燒墾是相當友善環境的農業操作。道理很簡單,燒墾只清理地上樹木,播種是用掘棒挖一小洞置入種子,整個山脈的土表保持完整不怕大雨。近代農法雖然效率高,但是機械將土壤割裂翻覆,陡坡上團結的土表一旦零碎,土石流當然經常發生;不但該地無法復耕,族人生命更是難保。近代工法開闢高山道路不利於原住民族,也是一樣的道理。

經建會張景森副主委幾年前在研擬「國土復育條例」時,曾經到台大舉辦公聽會。當時的草案是完全禁止經營高山農業,但本人發言指出禁止原住民經營農業,會喪失原住民與環境互動的機會,不利於永續經營。不知張副是否從善如流,反正定版時已允許原住民部落進行自給農耕,對於原住民的權益與長遠的生計都有所考慮,應該值得原住民朋友的肯定才對。

強力反對開發高山地區的漢人或許是昧於私利,然而部分原住民朋友基於謀生的理由,也主張在高山地區種植果樹的權利。近年高山農業的經驗顯示,其獲利者主要還是漢人以及少數學習或引進漢人農業經營模式的原住民。然而短期的薄利抵擋不了長期的環境浩劫,犧牲的是多數願意永世居留原鄉、沒有聲音的原住民。誰是原住民生計的劊子手已非常清楚。

當然,單靠傳統農耕無法維持生計。筆者在前開立法草案中都主張,政府應輔導、獎勵與補助原住民從事傳統農法以及維持其基於傳統知識之慣習生活,來維護山地永續經營。漢人與長期留在平地已和漢人平起平坐的原住民「精英」,宜體認山區原住民對於國土保安的偉大貢獻,讓原住民以尊嚴與光榮的方式得到應有的獎勵與補助。 (作者為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星期五, 7月 11, 2008

老榕牛車涼亭 乘涼憶「試牛坡」

春社社區發展協會在嶺東巷的百年榕樹下建造牛車涼亭,讓居民乘涼又回憶昔日「試牛坡」農村光景。
記者熊迺群╱攝影

春社里嶺東巷早期是農民買賣水牛、測試水牛拉力的地點,俗稱「試牛坡」。春社社區發展協會為喚起老一輩兒時回憶,在復興宮百年榕樹下建造牛車涼亭,如今涼亭完工,每當夕陽西下,耆老們總會抱著孫兒坐上涼亭,津津述說地名源由與昔日農村光景。

春社發展協會委員張子欽表示,別以為當今嶺東巷民宅林立,其實在他年幼時,當地是寬敞且坡度達30度的山坡道,早期農民要買賣水牛,總會先把水牛帶到此處,試拉裝滿木材的牛車,依拉車的力道作為議價標準,所以該處有「試牛坡」之稱。

張子欽說,牛車涼亭以百年榕樹為基座,樹幹枝葉剛好做為涼亭遮蔽,而這棵榕樹也有它的歷史價值,據當地高齡92歲的老阿嬤轉述,她幼年時榕樹就已高大茂盛,她就是在樹下聽長輩說故事長大的。

牛車涼亭耗費數周後已順利完工,如今每天早晚,都能看到老人家靠在涼亭座椅上乘涼,孩童則蹲坐在平台上嬉鬧,耆老們比著手勢,述說兒時農村童趣,昔日村民群聚農村光景,在歷經數十年歲月後,終於又在「試牛坡」重現。

【2008/07/11 聯合報】

台灣客家三合院 如何保存

劉煥雲╱聯合大學全球客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苗縣公館)

報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公布增列了七處世界遺產,首為福建的客家土樓群。此一消息,令台灣人汗顏!台灣客家人更應該思考客家建築文化保存問題。

台灣並未有大型土樓建築,現存最具客家建築特色的,只剩下鄉間才有的三合院了。三合院蘊涵了許多客家文化意涵,例如倫理關係、淵源關係、天人關係和風水學。客家三合院用空間與多層次的組織,來具體化了客家人所重視的家庭倫理關係,正身中間的「廳下」,是祖先牌位或供奉神明的場所,也是家族聚會、祭祖之場地,也是執行一切家庭倫理關係的儀式、言詞、行動之所在;祖先牌位(阿公婆牌)是客家文化淵源與生命關係之象徵。正身的左側間,由最年長、輩份最高的祖父母居住。

三合院建築具現了客家人的淵源關係,三合院大門門框上方會寫上堂號,用以標誌家族與宗族遷徙的淵源。三合院常圍成內外「禾埕」,是整個家庭休閒中心,農忙時則可以用來曝晒稻穀或農產品。內外禾埕象徵著整個家庭的團結和諧,家長在廳下祭祀完畢,灑酒於庭,表示與天地相感、陰陽相通,祖德綿長,是「天人合一」的空間表現。

三合院的建築,一定要後有靠山(玄武),才會有龍氣,要順龍、正脈而做,左右要有青龍、白虎砂手,砂手要有環抱,前面要有明堂、案山(朱雀),案堂明廣,四水歸堂,水鎖而歸庫。客家人相信「山管人丁,水管錢財」,三合院一定要合乎以上風水原則。以上這些建築文化內涵,對許多客家後生來說,都是很陌生。

由於台灣颱風、地震與土石流等天災甚多,三合院保存不易;加上人口外流,造成棄置或閒置;客家人在分產時,大都是兄弟均分,結果產權不清楚,想改建或擴建,也就困難重重。

若欲保存活化廣三合院,保存客家建築精神文化,政府可以思考:對具有保存價值及富有歷史文物性質的三合院,編定為古蹟,並撥款維修、保存。配合鄉鎮產業的特色,將三合院改為客家文物保存中心,或客家器物販售中心,或客家文史工作室、資料庫。選定一鄉鎮一三合院,配合客家文藝節,在三合院建築舉辦活動,讓遊客認識客家建築之美。

【2008/07/09 聯合報】

星期六, 7月 05, 2008

聯婚道未貫通 耆老唏噓憶當年

自由時報20080704〔記者邱顯明╱玉里報導〕安通越嶺古道是花東縱谷、東部海岸早年的聯婚道路,今年81歲玉里鎮民彭琳溪,早年就背著聘金翻山越嶺到台東縣成功鎮娶某,是這條聯婚道路的見證人。

彭琳溪昨天騎腳踏車趴趴走,聽說當年他娶某的古道只做一半,心中難掩失望,直說可惜!他說,如果全線暢通,花東兩縣住在海岸山兩側民眾,想運動,就走安通越嶺古道;想開車,就走玉長公路那有多好!

重修這條古道西半段的花蓮林管處,在說明牌上寫著「古道是阿美族人的聯婚道路」。彭琳溪說,其實,漢人也經由這條古道到成廣澳娶某、嫁尪。60多前,他就是提著皮鞋、背著聘金,到現今為成功鎮的成廣澳娶某。

彭琳溪說,那個時候,他清早從玉里出發,到安通,穿越原始闊葉林步道,到太陽下山才到台東縣長濱鄉的南竹湖,住在當地的旅館裡,第二天再到妻家迎親,和新娘赤著腳翻山越嶺回到玉里鎮。他說,雖然這麼辛苦的娶某行程,現在想起來是不可思議,但在當時卻是稀鬆平常的事。

安通越嶺古道只做一半,雖然令他失望,卻也讓他重新記憶當年娶某,在山嶺上既辛苦又歡喜的情景。
 
安通越嶺古道整建 只修一半

〔記者邱顯明╱玉里報導〕林務局開闢安通越嶺古道為國民休閒旅遊步道計畫,花蓮林管處已施工完成,但同是林務機關的台東林管處,卻以古道偏辟沒有開闢價值不開了,使古道一分為二,相當特別。

花蓮林區管理處執行開闢休閒旅遊步道計畫,曾委請專家學者勘察、評估,有多條步道陸續開闢,如八通關越道及剛完工的安通越嶺古道(成廣澳古道)西段。

安通越嶺古道建於清治光緒年間,是清治總兵吳光亮開闢八通關古道後,接續開闢從花蓮安通穿越海岸山到台東長濱的步道。是當時花東縱谷和東部海岸營商、聯婚、傳教的要道。

台11線海岸公路、台23線東富公路、台11線甲光豐公路通車後,安通越嶺古道逐漸荒廢,除登山人士作橫越海岸山脈登山活動,已少有人湮。

林務局計畫重新開闢安通越嶺古道,由花蓮、台東林管處進行海岸山脈東西兩側古道修復的評估,但同屬林務機關、同一條古道,兩個林務機關評估卻南轅北轍。

花蓮林管處認為古道具人文及休閒旅遊價值,編列600萬元工程費,重修安通山區路段,在4公里半、很多分岐農路上廣設標示;在荒廢的古道上,重開步道、棧道直上稜線;也在山區設置兩個平台,方便遊客休息、觀景。

稜線以東,為台東林管處的轄區,勘察人員說,他們原來也計畫開闢東段古道,但經勘察小組評估認為,地點偏僻、險峻,沒有什麼人走,因此,台東段不做了,古道因而只修一半。

從安通沿古道可以上海岸山稜線、約10公里的路段,可讓登山民眾走入時光隧道,想像百年前在這條路上,攀山越嶺挑貨做生意、聯婚娶親、英國傳教士翻山到花東縱谷傳教的艱辛旅程!

不准砍竹殺雞 原民視為惡法

  • 2008-06-28 中國時報 【羅浚濱╱竹縣報導】

     「原住民砍自己種植的竹子,只因沒有向政府申請,就要罰12萬元?原住民都可以自己殺豬,為什麼以後雞鴨不能自己殺,一定要送電宰場?這太不合理!」原住民立委孔文吉指出,這種脫離社會現實的法條,他會在立法院下個會期要求相關單位修正。

     原住民縣議員謝應隆為爭取鄉親生存權,廿七日邀請立委孔文吉到縣府召開座談會,針對農委會不符實際的森林法相關法條和家禽電宰公告,希望孔文吉協助在立法院修法。

     謝應隆說,開挖土地違反水保法只罰6萬元,原住民砍自己的竹子,不知道要申請,也沒有破壞國土或森林保育,森林法竟要罰12萬元,這種法令是惡法,嚴重違反比例原則。

     農業處長范國銓說,森林法45條規定伐採林產物,對私有地林未依行政程序申請就砍伐,第56條罰則在八十七年修法前,違規行為人罰款9千元,修法後罰鍰提高到12萬到60萬元,比違法保安林或水土保持法令者,顯有處分過當。

     另外,農委會延後2年的家禽電宰公告,防檢局另有解釋,認為傳統市場以外還是不能自行宰殺,在各縣市展開稽察行動,引起全國養雞協會關注,準備串連向農委會抗議,與會人士也紛批評防檢局是「大砲打小鳥」。

     謝應隆說,原住民養的豬,不用送到肉品市場,可以自己殺,為什麼養雞鴨這麼小隻的家禽,要送到平地的電宰場屠宰,如果司馬庫斯的雞鴨,一早要送到竹北電宰場,送回來天都黑了,肉都壞了,要怎麼賣?

     謝應隆說,就算再過1百年山地鄉也不可能設電宰場,家禽電宰政策一旦執行,將嚴重影響原住民的生存權。孔文吉也認為不合理,將在立法院下個會期,要求相關單位修正,以保障民眾生存權益。

星期四, 7月 03, 2008

您不知道的「台灣夜世界」

  • 2008-06-21 中國時報 【■劉韻詩╱北市(退休教師)】

     日昨,一位立委說,在台灣,晚上除了跑夜市、跑不正當場所,觀光客還有那些地方可去…,言下台灣似乎是個沒有文化的國家

     因外子任職跨國企業,筆者常有機會招待外地來台朋友認識台灣文化。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固是必須參訪之地;如果時間充裕,孔廟與二二八公園內的省立台北博物館也頗具特色。

     晚上可去逛士林、饒河街、萬華等夜市,並品嘗傳統小吃。餐後可去行天宮或龍山寺,欣賞台灣廟宇建築之美和信眾的禮拜祈福儀式。饒河街夜市附近的佛具店與老中藥舖子也值得一看,那些泛發神秘香氣和色澤的桌櫃瓶罐,是許多台北人視而不見的真實生活,也是觀光客為之著迷的台灣文化。歌仔戲、布袋戲、原住民歌舞,都是足以吸引觀光客的文化特色,過去只有偶遇演出時請外來朋友觀賞,日後觀光客會愈來愈多,相關單位應安排固定場所,作經常性演出,讓觀光客認識台灣豐富的藝術層面。如此無論觀光客夜宿那個城市,都有機會參與文化活動,不致有「晚上無處可去」的遺憾。

     除此之外,礁溪泡溫泉、南方澳夜晚觀漁火、花東沿海可夜釣魷魚、到高雄夜市吃罷海鮮再欣賞愛河夜景…等,都可以提供讓觀光客驚豔的「台灣之夜」的體驗。台灣夜晚的觀光資源其實很豐富,只是有待相關機構努力推介。

星期三, 7月 02, 2008

嚴長壽:「台灣,要拿什麼感動人?」

30雜誌
第  44 期  2008.04.01 出刊

作者:瞿欣怡 攝影:蔡仁譯

無論什麼時候見到嚴長壽,他都堆滿笑容,身體微微前傾熱情跟你握手,彷彿從不疲累。

多年為台灣觀光奔走,嚴長壽有更深的體會。這是場耐力賽,他跑在前頭,等著台灣人的美學素養趕上來;這種事根本急不得,只能陪著跑,跑久了,總會到目的地。

創造感動,才能改變現狀

「如果無法感動人,說再多都沒有用。」嚴長壽說。以往他試著從政策面影響,也試圖影響國外投資者,最後卻發現他要影響的人更多,如果基層民代、商家、社會大眾都不了解他所形容的世界,就無法改變現狀。

於是有了新書《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他詳列了許多對台灣未來的思考,這是一本「美好台灣白皮書」,書中有觀察、建議,也有批判,闔上書頁後,閉眼想像如果這一切都能成真,台灣將再度成為福爾摩沙。原來,在我們眼中貧乏、無趣的台灣,可以這麼美好。

嚴長壽為大陸友人規畫的旅遊路線,也不一樣。事情從一個小導遊的抱怨開始。那名導遊帶著大陸東部沿海一帶的教授,參觀台灣東北角,天天看海的大陸教授當然看不上眼,當導遊費力講解台灣故事時,教授們打盹閒聊,一點也不在意,還指著龜山島說:「你就帶我們來看這兩顆石頭啊?」台灣導遊不甘示弱,馬上講起台灣的民主自由,雙方大吵一架,旅遊玩出一肚子氣,還錯失兩岸做朋友的機會。

嚴長壽卻安排了不一樣的路。香港大學校長來台灣時,他邀請他們到陽明山林語堂故居參觀,在食養山房用餐,聽王心心演奏南管,夜宿中國麗緻飯店;第二天到金山朱銘美術館看藝術品,中午在法鼓山吃素齋、打坐;接著到木柵看優人神鼓的演出。當香港大學校長要離開台灣時,對嚴長壽說︰「我們看到台灣文化最深刻的地方,太感動了。」

同樣是旅遊,我們該拿什麼感動人?嚴長壽拋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每次改變,都要讓台灣加值

嚴長壽總是溫柔而堅定,總是仗義直言,必要時,火坑他都跳。挺身而出,就要有成箭靶的心理準備。答應接掌圓山飯店時,他心中明白這是個火坑,卻還是去做,他心中放著幾句話:「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在數。」接掌的一年半內,他捲入工會的鬥爭,卻堅持要做對的事情。他將荒廢的餐廳改為「六○年代酒吧」(現已更名為「李白酒廊」),邀請歌手演唱老歌,連歌單都要管;半夜1點他還在巡廚房,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一年半任期滿,嚴長壽留下二十幾本工作手冊,他說:「就算當時在位者不在乎,至少五十年後有人重新翻閱,找到些工作原則,都是很棒的事情。」

反蘇花高更讓他成為箭靶,好朋友龍應台形容是「萬箭穿心」,他也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人們能不能了解蘇花高將帶來的危害?1000億元的經費,如果不蓋蘇花高,而是用於讓花蓮更美,才能增加在地收益。他不厭其煩地說:「旅遊有三種,一是走馬看花,二是深度旅遊,三是無期無為。台灣觀光一定往前走,才有希望。」

他向來不在乎自己。失敗了,他笑笑說:「我還好!沒問題!人生如果只敢做百分之一百成功的事,又有什麼好期待!」被誤會了,他就記著弘一法師的話:「止謗莫若無辯。」他只在乎每一個當下,有沒有全力以赴?努力了,就翻到下一頁繼續開始,不留戀職位,也不哀嘆挫折失落。

立足國際,先和世界做朋友

曾經有人邀請嚴長壽參政,他馬上回絕,對方不死心請他回去問了太太再決定,嚴長壽哈哈大笑︰「不用回去問太太,我馬上就可以告訴你不可能!」選前,記者問他挺藍還是挺綠,他很有智慧地回答︰「我該說的話,應該在選舉後才說。」

在嚴長壽心中,愛台灣有更深刻的解釋,他緩緩地說︰「愛台灣,就是不要傷害台灣人的心,選舉時,台灣人的心一直被撕裂,非常殘忍。只要擺脫政治人物的價值觀,就可以對台灣保持信心。台灣一直在學習,一定可以走向更成熟的道路。台灣人應該思考就算經濟不再起飛,是不是還可以過有品質的生活?還能夠更愉快?」

他大手一揮,認真地說:「我自己是一點都不重要的,只要可以分享,可以鼓勵人,就覺得太棒了!」嚴長壽行程滿檔,卻還帶著腰傷寫書,書中的每一篇章都是他日思夜想的問題與解答。

第一本書《總裁獅子心》,他分享了自己高中畢業後,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28歲成為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他要告訴年輕人,逆中求勝不是奇蹟,是努力;《御風而上》要讓年輕人打開眼界,看見全世界的競爭力;《我所看見的未來》,則是他在觀光旅遊界闖蕩多年後的「畢業之作」,他笑稱自己計畫60歲退休,暫且無法如願,但至少畢業論文是寫完了。

他回頭檢視,發現自己這麼拚命努力,只為了一個信念:「讓台灣和全世界做朋友。」三十七年的職業生涯,他帶著誠懇的笑容,彎腰握過的手已經數不清,人們在他身上得到的,不只是短暫的溫暖,更是無形而珍貴的勇氣。

嚴長壽

◎麗緻管理顧問公司總裁,曾任圓山飯店總經理、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所主持的亞都飯店榮登世界傑出旅館系統(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著有《總裁獅子心》《御風而上》《我所看見的未來》等書。